•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马尔康市是嘉绒藏族文化腹心地,境内有绚丽多彩的嘉绒特色藏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我市拥有各级“非遗”名录241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1项(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省级8项(达尔嘎、哈玛战神舞、川西藏族山歌、嘉绒藏区农耕劳动山歌、馍馍印、嘉绒藏族春耕仪式、駘汝节、阿让(蒸馏酒)酿造技术),州级80项,市级152项。
  • 馍馍印

    嘉绒藏族世代在这块土地上辛苦劳作,繁衍生息,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他们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加盖在烧馍馍上的馍馍印则是嘉绒藏族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 哈 玛(战神舞)

    哈玛,意即神兵舞或战神舞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嘉绒藏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舞蹈。 哈玛舞源自于苯波教“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大约早在公元一世纪,苯波教就传入并兴盛于嘉绒地区,无论政治、军事、百姓生活、民间活动等都和苯教都息息相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现插于头盔之上的鹰羽毛就带有明显的苯波教痕迹,苯教中认为山鹰是天之娇子,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因而头戴山鹰羽毛就能战胜一切邪魔和敌人。
  • 嘉绒藏族春耕仪式

    马尔康为嘉绒藏族文化腹心地,属半农半牧地区,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农业生产习俗和生产技术,春耕播种也一直沿袭着一套繁冗的传统仪式。据《西藏王统记》记载:上丁二王时(约公元前2世纪),古代藏族人民已“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公元七世纪初,自吐蕃王朝崛起于西藏高原后,迅速不断地向其四围地区展开了强大的武力扩张,并引发了百年唐蕃战争,这种武力扩张活动到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灭亡为止,延续了将近两百余年时间。
  • 达尔嘎(四土锅庄)

    达尔嘎(即四土锅庄),意为吉祥的娱乐(或跳舞之意),指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的一种藏族民间传统舞蹈。 达尔嘎大约起源于公元八世纪左右,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藏区有谚云“西藏的踢踏、四土的锅庄、巴塘的弦子”。 锅庄是史书中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藏族舞蹈,在唐、宋、元、明、清的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夷俗每逢喜庆;辄跳歌庄”, 据清朝李沁所著《金川琐记》中记载:“嘉绒藏人俗喜跳锅庄,喜令日当中,……男女分别连臂踏歌,欣欣有色,腔清屈,借以解愁,观其手舞足蹈,长呤咏叹,又似一定节奏。”由此可见嘉绒藏人跳锅庄的习俗由来已久。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为庆贺雍忠拉顶林寺的落成,法师赞巴兰卡,就组建了“达尔嘎巴”(即锅庄舞班)。在清史稿中也有记载,达尔嘎作为宫廷进供为皇帝进行表演。
  • 嘉绒农耕劳作歌

    嘉绒农耕劳动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嘉绒藏族地区的一种藏族民间歌曲。主要流传在阿坝州的马尔康、小金、金川、黑水、理县,甘孜州的丹巴县和雅安市宝兴县的尧绩乡。产生于漫长的农耕时代,有其鲜明的农耕文化特性。嘉绒藏区历史上经历了较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在生产活动中,广大农奴要用毕生中的大半时间为土司、头人服劳役,其主要方式是群体劳动耕作。千百年来反复从事这一简单而又枯燥的劳动,为鼓舞情绪,协调动作,农耕劳动歌在劳作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