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嘎



达尔嘎(即四土锅庄),意为吉祥的娱乐(或跳舞之意),指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境内的一种藏族民间传统舞蹈。

达尔嘎大约起源于公元八世纪左右,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藏区有谚云“西藏的踢踏、四土的锅庄、巴塘的弦子”。 锅庄是史书中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藏族舞蹈,在唐、宋、元、明、清的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夷俗每逢喜庆;辄跳歌庄”, 据清朝李沁所著《金川琐记》中记载:“嘉绒藏人俗喜跳锅庄,喜令日当中,……男女分别连臂踏歌,欣欣有色,腔清屈,借以解愁,观其手舞足蹈,长呤咏叹,又似一定节奏。”由此可见嘉绒藏人跳锅庄的习俗由来已久。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为庆贺雍忠拉顶林寺的落成,法师赞巴兰卡,就组建了“达尔嘎巴”(即锅庄舞班)。在清史稿中也有记载,达尔嘎作为宫廷进供为皇帝进行表演。

清乾隆年间,朝廷两次用兵嘉绒地区,后实行“改土归流”或“改土归屯”等统治政策,给嘉绒地区传统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四土”地区因助清兵征讨大小金川有功,不仅保留沿袭了土司制度,较其他嘉绒地区也受到冲击较小,故达尔嘎(四土锅庄)得到保持和传承。

解放初,在各地民族学院学习的藏族学员们创作了一批歌颂党,歌颂毛主席,歌颂民族团结,歌唱新生活的新锅庄。这些锅庄融会了康巴、安多、嘉绒的特点,别具一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广为流传,对宣传党的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起了很好的作用。由于这些锅庄贴近生活,易于掌握,各种年龄和各种层次的人都喜爱,因此在现代锅庄活动中占有了主导地位。解放后,四土地区的群众还创作了四土新锅庄,新锅庄其舞蹈融入了其他民族锅庄的动作和舞姿,将舞蹈动作发展到横摆、顶胯、双手胸前交叉、双手叉腰姿势,新锅庄在舞蹈动律上,兼有大小锅庄两种特色。达尔嘎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场合,有专人组织,有其固定的唱词,带有原始自然崇拜和敬仰之情的歌舞形式。

达尔嘎是嘉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分为尔嘎任和达尔嘎底。

达尔嘎任,嘉绒语意为“大锅庄”,其舞步缓慢,舞姿端庄稳健,情绪含蓄虔诚,具有浓郁的藏族礼仪舞蹈的风格。大锅庄主要用于重大的活动仪式,如旧时土司的庆典,现代的庆贺婚礼、欢庆节日等。大锅庄的表演有一定的程式,表演之前,场中置数坛青稞酒,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致颂词后,男女按班辈而立,人数众多。领舞者手执串铃,先歌后舞,随歌的节拍,踏缓慢的舞步顺圈而蹈。按其舞蹈程序,先跳一段颂扬喜庆之舞,然后跳颂扬日月山川、宗教神佛等为主要内容的集体舞蹈,最后以表现吉祥如意的舞蹈为其高潮而结束。场面波澜壮阔,蔚为壮观。

达尔嘎底,嘉绒意为“小歌庄”,与大锅庄不同,小锅庄的形式则带有随意性,自娱性强,无论田间院坝,想舞就舞,想唱就唱,形式自由,舞曲欢快优美,舞步轻快洒脱,具有外柔内刚、委婉中又不失豪放的原始舞风。以表现劳动、生活、爱情与自然风光及民俗内容为主,也称之为民间舞。它是嘉绒先民们用以抒发思想感情,消除沉重劳动带来的疲劳和痛苦。大小锅庄舞时,男前女后,男领舞者手持一串系有彩带的铜铃围圈而跳,人数不限。只要有人一声吆喝,人们很快便围成一圈,手拉手跳起欢乐的锅庄,因而,又有“圈圈舞”之称。

达尔嘎无乐器伴奏,舞随歌起,以歌伴舞。歌曲旋律随舞蹈的庄重而严谨,韵律随舞蹈的情绪有起有落。歌曲旋律流畅,脍灸人口。舞蹈动作有踏步、下腰、含胸、下蹲、屈膝、横踏、前后扯步,拉手甩袖等。尤以腿部动作灵活多样、变化复杂。其领歌合唱或呼喊声所形成的一种自然和声,使得这些舞蹈呈现出独特韵味,具有反映游牧、狩猎、山地农业习俗的特点,综合地保留了围圈作舞,连臂踏歌的古老组舞和圈舞的形式。跳时由一位长者手持串铃,用摇动串铃做为邀请众人参加的信号,待众人围成圈后开始舞蹈。群舞是达尔嘎最基本、最典型的舞蹈形式,舞蹈队形主要以围圈为主,也有分男女对排两行的形式。

达尔嘎,被舞蹈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马尔康即四土地区则享有“嘉绒藏族锅庄的故乡”的美誉。  

达尔嘎是承载古代嘉绒藏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综合保留了古老组舞和圈舞的形式,是研究嘉绒藏族文化历史的依据,达尔嘎是嘉绒地区保存较完整的锅庄舞蹈。艺术价值:达尔嘎极具原生态价值,从表演时仅持铜玲作为乐器,其领歌合唱形成自然合声上看,该舞蹈古老而悠久,基本保持了远古旧貌。舞随歌起,以歌伴舞;歌曲旋律流畅、脍炙人口,有较高观赏价值,又极具参与性。近年,马尔康县委、县人民政府加大了对达尔嘎的保护力度,于2004年、2006年、2011年分别举办了三届旨在弘扬保护达尔嘎(四土锅庄)化艺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