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千百年来纷繁复杂的民族迁移融合中,马尔康“四土”地区的嘉绒人一直保持着自己古老而神秘的“二牛抬扛”农耕方式和习俗,每年春播时节都要举行类似远古中原地区 “祈年”的耕作仪式,春播春耕可不是随便可以打发了的事情,伴随它的是一系列古风犹存的宗教仪式活动,人们通过这些仪式向上苍和诸神求助并表达自己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在梭磨河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及其台地上,居住着一支有着自己独特民风民俗的古老藏族部落。他们称自己为“哥邻”,在唐宋时期中原人称他们为“西山八国”,而古代的西藏人则称他们为“嘉绒”。这里属于嘉绒藏族十八土司之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四个土司辖地,故又称“四土”地区。“四土”地区风光旖旎,气候特殊,土地肥沃,较完整地保留着嘉绒藏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明清以来一直就是嘉绒藏族的文化中心。走进马尔康,你立即就会被浓浓的嘉绒文化气息所包裹。嘉绒人从远古沿袭至今的“二牛抬扛”耦耕方式,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最为独特和神秘的人文景观。

大地的长歌

今年农历二月十五,我们来到马尔康县梭磨乡木尔溪村口,一阵喧哗声从寨子里传出来,今天是木尔溪村袁旦·石高让家里耕播的日子,全部的亲戚都来帮忙,男男女女数十人,大家都穿着极其漂亮的嘉绒服装。只见喇嘛端坐在土地最上方诵念春耕“赛依拉姆”经。主人家正在即将耕种的地块上用面粉勾画出太阳、月亮、星星、粮架等图案,祈求天降祥瑞,地显安康。

“风在吹啊云不息,云在走啊天不息,人在吆喝牛不息,牛拉辕轭犁不息,不息不息生生不息,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一阵悠扬的歌声从谷底飘起,回荡在在空旷的土地上,随那柔风飘逸至田边正在萌动的森林里,飘舞在春天雾霭笼罩着的山巅上。这是一幅多么盛大的马尔康“四土”地区的农耕景图啊,这是一个令人充满遐想和希望的时令,这是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和激动心跳的春天盛会。在悠扬的歌声中,姑娘们正悉心打扮着自己,细致地整理着夯土用的木锄;小伙子们则为其心爱的犏牛庄严地系上哈达,架上牛轭和犁头,并点燃采至高山的柏香为耕牛净身、解秽,祈求即将被犁耕的这片田土遍地黄金,收获丰硕。

神灵的启示

据《川康囤政》和《川康边界的嘉绒土司》记载:“梭磨河中游,土地颇肥沃,可咨耕种,历来为嘉绒族占据之地”。在藏语里“嘉绒”的“绒”字指的就是农业。 据史书记载,“嘉绒”是雪域藏区四个最大的农区之一,而嘉绒人则被称为是居住在温暖河谷地带从事农耕的居民。在千百年来纷繁复杂的民族迁移融合中,嘉绒人一直保持着自己古老而神秘的农耕习俗。

在嘉绒地区,春耕播种的准备工作一般以一个自然村为合伙协作单位进行。播种的顺序是历史沿袭的老规矩,谁都不能破例犯规。要待那千年不变的首耕户开耕下种后,村里其他人户才能依次开播,木尔溪村每年由“阿家久”和“卡尔巴”两家破土开耕。春播春耕可不是随便可以打发了的事情,伴随它的是一系列古风犹存的宗教活动。下种之前得请高僧大德卜卦测算吉日良辰,举行诵经仪式。在嘉绒藏族农耕仪式中,撒种人、背种人、牵牛人、耕地人是四个最重要的角色,由谁来出任需根据天干、地支卜卦决定,他们的生肖不仅必须与当年藏历的五行相生,还不能和他们之间的其他任何一个角色相克。除属相要求之外,嘉绒人对这四大角色还有一些尽乎苛刻的要求,背种人须在当年没有参加过葬礼,否则就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病虫害,粮食产量也就会大打折扣;撒种人一般请那相貌堂堂、多女子、生殖能力强、种子撒得均匀,又能很好控制用种量的成年男子担任;耕地人也要由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来担当,须能很好地掌握犁铧入地的技巧,还要会唱当地的牛山歌。如果耕地时没有歌声相伴,那会被看作是对大地的亵渎,对神灵的不恭;牵牛人要选村子里年轻漂亮的姑娘或俊美的小伙,他们不仅聪明能干,而且善于控制耕牛的步伐、犁地的节奏,以便能在神示的吉日良辰将主人家所有土地准时耕完。袁旦·石高让家里土地较多,按照神示的结果,他家请了四架耕牛,八个耕地人和牵牛人,一个背种子的人和撒种子的人。

祈福的仪式

每年春播时节,嘉绒人都要举行类似远古中原地区 “祈年”的耕作仪式,向上苍和诸神求助并表达自己祈求丰收美好的愿望。

经过占卜得到神示并按照神示选定人手后,主人家便在开播的头一天晚上把大家请到家里来,开始举行独特的“祈年”仪式。背种人、撒种人在春耕期间拥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他们被安排在进门正对的最上方“卡普” 位置上就座。这时,主人家要将火塘里的火烧得很旺,象征兴旺发达。男人开始用白面粉在“卡普”所在一方的墙壁上涂画吉祥八宝图案,在其他的几面墙上则涂绘出太阳、月亮、宝贝以及五谷杂粮等图案,以期盼丰收和富足。女人们则要准备好第二天数十人的伙食,并烤制一个面粉做成的大麦穗以备来日祭祀。在第二天的伙食中,烧馍馍是必不可少的主打食品。主人家会在每个馍馍的面上小心翼翼地盖上春耕专用的图章。每家每户图章的图案大同小异,一年只用一次。它们一般用杜鹃花木质雕刻而成,有的图章已经沿用了数十代人。春耕专用图章成了嘉绒藏族古老农耕文化的一个永恒的符号。

祈福的仪式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播种结束之后,而举办仪式的场所也从主人的家里转移到了耕种的土地上;之后,再由田地转移到主人家里。耕播开始前,撒种子的人要先到地里捡一块泥巴放在绘有吉祥图案的簸箕里,将簸箕挂在自己的肩上,手持点燃的柏枝熏起烟烟,沿地界巡行,并不停地念诵“唆姆唆”下种经。而端坐在田地中央的和尚、喇嘛则不间断地朗诵着祈福的经文,祈求“山神、风神、土地神众神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天灾无害、不打冰雹,”并要吹起海螺、敲其法器知照上苍人们的愿望。和尚、喇嘛面前要设置一个的祭台,上面供奉上用面粉烧制的麦穗、一块象征土地之神的泥巴,一饼猪油、一只香猪腿以及相应的经书。播种开始,撒种人手持柏枝,口中念念有词,将柏枝蘸上清水撒向四周,祈求上苍普降甘露、风调雨顺。与此同时,背种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柏枝堆的“益瓦”点燃,并将糌粑、灰面丢进火堆,以配享诸神。而此时,撒种人则开始将种子均匀地撒到土地里,并大声诵念 “克依克依”,意即“狗来下种”。据说很久以前嘉绒地区没有粮食种子,是狗从大洋彼岸将种子带给了人类。在下种时诵念“克依克依”,可以保证种子尽快发芽生根。播种期间如果家里来狗了,那将是最幸运的,主人家会拿最好的肉给狗吃。种子撒在地上以后,耕地就正式开始了。耕地人唱着牛山歌,或根据耕牛脚步的节奏不间断地发出如歌的吆吼。欢快的节奏既会取悦自然诸神,也会让耕牛愉快地配合劳动。耕地是一项需要非常细心的活路,如果操作粗糙,姑娘们就会用夯锄将耕地人勾翻,让他出尽洋相。所以耕地人都会很用心地劳作,。

耕地人将地块耕犁出一定的面积后,姑娘们便拿上木锄开始夯土,口里念唱着由六字真经演变而来的歌谣,同时诵念六字真经和“赛依拉姆”,请土地神原谅人们因在耕地、夯土时无意伤害昆虫和小生命的过失,并期盼小生灵尽快超度。歌声悠扬而明快,节奏感强烈。大家合着欢快的劳动拍子,整齐地举手弯腰,愉快地劳作。此景此图,让人有好似欣赏天舞般的畅悦。欢快的音符在女人们整齐划一的腰姿中飘逸,这时劳动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艺术享受。劳者与观者都沉醉了,在这舞美动律中时间飞似流逝,释放一种空前的愉悦。我们禁不起诱惑,本能地拿起夯锄加入到了她们的行列,将自己融进了这种让人震撼而崇高的享受之中。

耕种结束后,耕地人诵念“六字真经”并将牛鞭折断丢到远处。回到主人家里,参加耕种的男女相对而坐,并将早晨准备好的那块泥巴作为土地之神供奉在火塘旁边。主人家给每人倒上咂酒,大家则开始高声诵念“措依格萨尔”经。主人将犁铧放在谁面前,谁就得敲击犁铧领诵嘉绒农耕。第一段是唱给山神、土地神、土地女神的颂歌,第二段是感谢民族英雄给嘉绒民族创造的今天,祈祷六畜兴旺、庄稼丰收,第三段是请求耕牛原谅,祝愿牠在劳作之余能与漂亮的母犏牛尽情欢乐。男人先唱一句,女人跟唱一句。每唱完一段,大家要祈诵一句“啊喂”,再满满地喝上一碗青稞酒。唱一句。每唱完一段,大家要祈诵一句“啊喂”,再满满地喝上一碗青稞酒。

接着由专人诵唱一段近三百句嘉绒农耕祈望史诗,从牛的鼻子、牛的角、犁铧、各类牲畜唱到五谷。祝愿主人家“象牙穿牛鼻、犁铧变金子,牲畜万万头,吃穿不用愁”。歌颂远古的神狗衔来种子,南方的大鹏带来吉祥,高山的青草带来牛肥马壮。歌颂万物和自然,感恩天地的造物,祈求上天赐予人类美好的生存环境。在三声“阿呀嚷巴拉嘿嘿嘿…”中完成当年农耕全部的祈福仪式。

 独特的耦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木尔溪,我们发现了一种最为独特的耦耕方式。

众所周知,用两牛耦耕,在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都很流行,但牛轭均加于牛的肩颈之上。但在木尔溪人们并不是将牛轭加于牛的肩项,而是加于牛头顶并与两角紧紧相缚,以二牛两角之力挽拉着犁铧前进。配伍的两头牛的个子和体格要求基本一致,抬头的仰角相差不能太大。捆绑牛轭的手法非常讲究。为了防止耕牛受伤,主人会在牛的头顶上垫上叫“供巴”的红布垫子,并小心翼翼地将横轭放在牛的头顶上,将横轭与牛的犄角捆绑在一起。耕地时,人们要精心地打扮自己的耕牛,有的要在其角上用各种颜色涂出各种图案,有的则在牛角上系上红布和哈达。这一种非常独特的耕犁方法,我们在其他地方还不曾发现过。主人家介绍说,出现这种耕犁方式是因为最初发明牛耕之人,看见犏牛争斗总是用其两角,或以额相抵,便以为牛的力量集中在角上,而不是在肩项之上,便发明了这种独一无二的耕地方式。这种耕犁方式创造时间很早,虽然不甚科学,但据社会学家考证,这种原始耕犁方式要比中原普遍开始使用耕牛犁地的时间还要早上千年。

欢乐的盛会

春耕春播既是播种收获和希望的节日,也是全寨男女老幼狂欢的盛会。耕播期间,人们穿上吉日的盛装,将家中好吃的好喝的毫不保留地献给来耕播的人们。在这一天,所有参与耕播的人要五次进餐,以示丰衣足食和主人的殷勤、大方。地里有就要进三餐,其中最重要的一餐被安排在主人家的田地中,届时男人们向着主人家房子的方向席地而坐,女人则在对面以跪姿入席,形成一个“U”字型的坐圈,和尚、喇嘛以及撒种子人坐在最上方。就餐前照例少不了一番神秘的仪轨,和尚、喇嘛在祭坛附近要画上一个代表土地的八角星,并高声念诵“耕种吉祥词”。

饭前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叫做“绑种子”。年轻的姑娘们用鞋带子将背种子的人反绑起,让他背上一只靴子和代表土地之神的泥块回到主人家里。主人见此情景,会及时将他松绑,并请他将好酒好菜送到地头。寓意农作物快快生根、发芽、结果。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人们酒足饭饱,便开始尽情的狂欢。这时有人会突然会抓起薰烟余下的面粉撒在其他人的身上。这是一种祈求吉祥、表示有好的狂欢。见此情形,所有的人便都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面粉相互掷撒。顿时场地上面粉灰飞,白如飘雪,人们你追我赶,嬉戏玩耍,男女老少、主人客人,直到将每个在场的人都变成白色的面人方肯罢手。接着开始狂热的“筛康”游戏,一般是56个人拽着一个人,将他(她)反复抛向天空,直到本人求饶方会放下,每人都要融入其中,年轻的姑娘、帅气的小伙,还有外地的客人如果只顾热闹,往往会被异性首先作为“筛糠”的对象。狂欢结束,人们趁着烈烈酒性和极高的兴致开始新的一轮劳作,直到按照卜卦测算的时间将主人的田地耕种完成。

唱歌跳舞是嘉绒人生活的一种常态。俗话说“会吃饭就会喝酒,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耕种结束后,所有的男女老幼还会抓紧就餐前的一段时间,围着火炉或篝火尽情地唱起古老的民歌,酣畅淋漓地跳起传统的嘉绒锅庄。直至跳到月明星稀,兴致勃然方肯罢休。锅庄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也成了嘉绒人祈求丰收的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