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嘉绒歌舞的形式和内容、内涵风格以及表演程式之方面说明了嘉绒歌舞的丰富多彩。作者列举了流传于马尔康和大小金川等地的“达尔尕底”和“达勒尕任”、雅安宝兴硗碛地区的“硗碛卓”和劳动舞蹈“卡热亚”,黑水地区的军前舞蹈“卡斯达温”等嘉绒歌舞,并对嘉绒歌舞的动律、音律作了分析,最后详细介绍了嘉绒歌舞表演程式的礼仪性。

[关键词]嘉绒藏族 歌舞文化

嘉绒歌舞是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民族历史积淀的一支优秀的民族歌舞艺术,是嘉绒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从各个方面表达着嘉绒藏族的审美追求。我们知道民族歌舞是具有民族共同认知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的文化活动,在民族歌舞中我们能够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和历史沧桑,嘉绒歌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嘉绒藏族的文化历史。

站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上来看嘉绒歌舞文化,它绚丽的色彩、丰富的内容、奇异的艺术形态,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里所指的嘉绒歌舞,是指整个的嘉绒藏族即包括所有说嘉绒方言的藏族的歌舞,其范围不仅包括以马尔康为中心的阿坝州内的嘉绒藏族的歌舞文化,还应包括阿坝州周边的一些地区的嘉绒藏族,如雅安宝兴的硗碛、甘孜州丹巴地区的嘉绒藏族的歌舞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嘉绒歌舞的全貌。

一、嘉绒歌舞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嘉绒歌舞虽然在整体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就“卓”这已习惯称为“锅庄”的舞种来说,是以腿部动作为主,舞步在膝部不断的屈伸颤动下,以流动的队形向右围圈而舞,为其共同的特点。但是又有着不同的形式,如马尔康、金川、小金、理县、黑水一带的“达尔尕底”和“达勒尕仁”,汉语称“大锅庄”、“小锅庄”。“达尔尕底”是在重大的礼仪场合中表演,其表演程序有严格的规定,开始必须是颂扬的歌舞,结尾必须是祝福的歌舞,动作沉缓、庄重,音乐古老、缓慢。“达勒尕任”则多自娱性的舞段,形式较为活泼,多歌颂劳动生产、爱情生活和家乡风光的内容,如《孔雀吃水》(玛雅曲桶)就在舞蹈中加入了手臂模拟孔雀飞翔的动作和跪地衔碗、下腰的技巧动作。又如《彻里彻姆》俗称“羊毛锅庄”,则表现了牧羊、剪羊毛、撕羊毛、搓羊毛、织氆氇的劳动生活。舞蹈不仅有较多的模拟劳动的动作,而且增加了表演的成分。其它流行于金川县马奈乡的“马奈卓”、理县五屯的“五屯卓”则又有各自的特点。

雅安宝兴硗碛乡的“硗碛卓”,与其他藏区的“卓”有着不同动律特点的舞种。“硗碛卓”的动作强调双膝韧性很强的屈伸,多单脚或双脚的跳步,似地上有很强的吸力吸着双脚,舞者在奋力地往上拔,以呼吸带动身体有规律的上下起伏,组合动作大小、轻重相间,加以上身体横向地晃动,有较强的韵律感。领舞者执巾,手臂多为由外向里的划动,“硗碛卓”又有两种跳法,分别名为“雅绒茨列”和“绒巴茨列”。“雅绒茨列”逆时针方向转圈,男子跳,女子只是跟在后面边走边唱不跳。“茨列”是舞的意思,“雅绒”是“嘉绒”的变音,是嘉绒歌舞的范畴无疑,“绒巴”可能指的是嘉绒藏族中的一支系的名称,这里面含有丰富的文化内容。

在硗碛乡镇还流传一种与劳动生活结合十分紧密的舞蹈,叫“卡热亚”,在新麦登场第一天扬枷开打时,人们为抒发丰收的喜悦和对农神的崇敬,手执连枷,边打边舞。男人们分站两排,起而一进一退,边打边唱;进而双脚跳跺,左右翻打;再而双手执连枷变为单手,动作也发展为跳转结合的舞段。跳到高潮时停下来,中间两女孩执扫帚跑入翻扫大过的麦秸,两人转圈交换位置过场,众人又接下一段舞蹈。人们在劳动中舞蹈,在舞蹈中劳动,劳动和舞蹈完全融合在一起,而且舞蹈动作在劳动中舒展开来,连枷在手中翻飞,跳、剁、转、翻,每一下都是优美的舞蹈姿态。藏族在筑墙盖房时有边唱边“打阿嘎”的形式,但“打阿嘎”只是众人合者节奏,集体统一的劳动动作,并未与劳动生产分离开来,而“卡热亚”却是有复杂动作的舞蹈,是劳动动作的艺术性升华。这一舞蹈是每年开打新麦时的仪式性活动,体现了刚刚进入农耕时期的部族其舞蹈、劳动与仪式紧密相连的特征。

流传在黑水地区的古老的军前舞蹈《卡斯达温》—“铠甲舞”。其实在嘉绒地区还有多种形式的“铠甲舞”,但是都没有在黑水县保留下来的《卡斯达温》那样完整,其动作、形式、歌调、气氛等强烈地透露出古老的文化信息。舞蹈有着较浓的军事部族生活气息,始于为部族战死的英雄和首领举行葬礼时的仪式,后拓展到为有威望的老人举行的葬礼和为出征的武士们壮别送行时的仪式。舞时男人们身穿革皮铠甲,头戴插着羽毛的皮盔,手执刀剑(现在为一手执刀,一手执火枪),女人们随在后面,唱着悲壮的歌,人们围圈逆时针而舞,中间不时有“呕呕”、“咳咳、咳咳”的呼喊和挥舞刀剑的动作。舞蹈以碎步为主,间以整个身躯的左右90度的转体、垫踏步和下蹲动作;女子的垫踏步,胯部有每拍往复的转动。音乐沉缓,动作常为插入式,即在曲中突然插入一段舞蹈,在未舞为自然状态,女子在动作中突然互相紧握的双手放开,同时身体向右转体90度,给人以深邃远古的感觉。《北史·附国传》中载:“有死者,无服制,置尸高床之上,淋浴衣服,被以甲革,复以兽皮。子孙不哭带甲舞剑而呼之:‘我父为鬼所取,我欲抱怨杀鬼。’”《卡斯达温》正是这种情况的写照。由此可以证明这一舞蹈在唐以前就已成形了,是军事部族时期产生的舞蹈。这一舞蹈已列入文化部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是嘉绒舞蹈珍贵的财富。

二、嘉绒歌舞的特殊风格

接触过嘉绒歌舞的人,都感受到嘉绒歌舞有一种与其他歌舞文化不同的风格。这一不同突出的表现在嘉绒锅庄一些舞蹈动作的韵律上,腿部动作灵活多变的“开”、“关”、“点”、“踏”,以及环舞式的队形流动,情绪欢快,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在《卡斯达温》中女子的胯部转动的动作,只在羌族古老的礼仪性舞蹈       《巴绒》中出现过,除了《卡斯达温》和《巴绒》外,这一动律不仅在藏族其他舞种中没有,就是在其他民族的舞蹈中也没有见过。在舞蹈中做这一动作时,往往要转过身去,一拍一次的胯部带有切分力度的往复转动,妇女们的袍服随之舞动着,使人们从背后观赏她们的身姿,充分显露出女性美的动势和体态。这在其他舞蹈中极为少见的动作,无疑包含着深沉的古老文化内涵,是嘉绒歌舞具有的特殊风格。

嘉绒歌舞的不同还表现在一些音乐旋律的特殊风味上,《卡呀容比》的舞曲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卡呀容比》舞曲出现了较多的4、7音,并以3开始,以3结束,这在藏族舞曲中是没有见过的,给你以十分奇特的感觉。音乐研究者发现嘉绒藏族民歌在音乐结构上,较多使用七声音阶并有多变化音,如常用4、4=、7、7-,其次为5、3、3-等。嘉绒音乐的这些特征,使人感觉带有“西域”音乐的味道,这是否是与古氏羌文化,较好地保留下来有关,是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流行在黑水的二声部民歌“纳马”、“色娄”, 硗碛的多声部民歌“嘛尼”,他们喜欢使用的喉头颤声发声方法——“嘎吾斯嘎果”,意为有波纹似的唱,则又是嘉绒歌舞中的一个有特色的品种。二声部或多声部民歌,是民歌中不可多得的有丰富色彩的音乐形式,是嘉绒歌舞中的一个特殊的亮点。

三、嘉绒歌舞庄重的礼仪性程式

在藏族的大多地区的“锅庄”会上,都有一定的仪式,人们参加正式的“锅庄会”,必穿节日盛装,而嘉绒“锅庄会”的开场仪式,特具庄重性。嘉绒地区的“锅庄会”仍保留着庄严的仪式,在舞场中间先要摆好供桌,上面放着祭神的贡品,旁边放着酒罐,酒坛内装着自酿的青稞酒,插入竹管,供众人吸饮,谓之“喝砸酒”。开场时,请德高望重的老人致词,首先向天地诸神致意,将青稞向天地间各方抛出,感谢神灵带来了好生活,祝愿今后的幸福,并诉说这次跳“卓”的意义。接着,在敬部族的头人和嘉宾的酒后,按尊卑、贵贱、年龄大小的身份依次饮酒,然后由头人或一有身份的妇女将领舞的串铃或彩巾交给领舞者。这时众人起唱锅庄歌曲,领舞者和这一妇女从舞场的两边,同时做着礼仪性的动作至中间,在歌声中妇女将彩巾或串铃郑重地交给领舞者,领舞者接到彩巾或串铃后,仍以礼仪性动作退到舞队排头,才带领舞队开始跳舞。这一庄重的礼仪性程式,不仅给予锅庄活动以深沉的含义,说明这一活动在人们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位置,而且是营造锅庄活动应有的氛围的必要的过程,是嘉绒锅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嘉绒锅庄才能释放出它蕴含的文化力量,才能表现出统一的民族精神,也才能达到锅庄活动的目的—凝聚部族的心理,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趋邪避灾。

在嘉绒锅庄中形成这样庄重的礼仪性程式,是民族歌舞活动长期的历史沉淀,是民族歌舞文化发展的结晶,它和锅庄本身同样重要,同样是嘉绒锅庄中的极有价值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嘉绒歌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许多特有的表演形式,其特殊的风格特色更是我们应该引以自豪的文化财富,我们应抓住当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积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愿嘉绒歌舞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林堃,现供职于四川省舞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