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一词是由地名“嘉莫·墨尔多”神山而来,已沿用千余年的该地区藏语称谓的“嘉莫·察瓦绒”。“嘉莫·察瓦绒”的具体意思:“墨尔多神山周围气候温和湿润的农区,“嘉莫”,即”墨尔多神山的简称”。(墨尔多神山属于藏族古老宗教苯波教的大神山。苯教的最大护法神叫“斯巴嘉莫”,意为世间女王,“嘉莫”即女王。这座神山以护法神名字命名的)。“察瓦”,是热带的意思,居住在山谷里气候温和湿润。“绒”,是“农”的意思。由于气候条件好,嘉绒地区是蕃域四大农区之一。“嘉莫·察瓦绒”全称的意思是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方圆千里的嘉绒地域内居住的藏民族,即被 称之为“嘉绒藏族”。所以,“嘉绒”即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是一个族群名称的地名指代。作为一个地域的概念在这里它指的是嘉绒藏族居住的这个地区;作为一个族群名称,它指的则是生活在嘉绒这一地区的藏族群体之义。称之为嘉绒地域,主要分布在邛崃山脉一带,岷江上游,梭磨河、大小金川河、大渡河上游、雅砻江流域等地。 在今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和理县、红原、汶川部分地区为嘉绒地域,还分布在雅安市宝兴县的硗碛乡,甘孜州的丹巴等地区。这里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查看更多

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位于四川西北部,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东与理县连界,南与金川、小金接壤,北与红原、阿坝相连,西与壤塘交界。地处东经101度17分至102度41分,

嘉绒锅庄是一种集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艺术,是嘉绒藏族文化艺术中一束璀灿的奇葩。“嘉绒锅庄”与“巴塘弦子”、“西藏踢踏”并称为藏族三大歌舞。嘉绒锅庄大约形成于一千多年前,综合地保留了围圈作舞、联袂踏歌的古老圈舞形式,被舞蹈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 是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藏族舞蹈之一。在嘉绒藏语中,锅庄叫做“达尔嘎”,意为“跳舞”。在嘉绒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天上有多少颗星,锅庄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锅庄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多少毛,锅庄就有多少舞姿”。“嘉绒锅庄的故乡”马尔康嘉绒锅庄盛传日久,早已将锅庄文化因子融入于民族血脉之中,藏族作家阿来曾这样描述故乡的锅庄:“锅庄能把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制造出很多的欢乐……它们让我认识到了艺术的美和精神的巨大力量” 以 弘扬文化、拓展旅游的“马尔康县嘉绒锅庄节”,至 2004年以来每2年举办一次。”

唐卡(Thang-ga) 系藏语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其用料极其考究,以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起源学术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唐卡是随佛教由印度传来的绘画形式。由意大利学者杜齐提出。他认为唐卡源于印度古老宗教布画“钵陀”,随佛教传入西藏。钵陀与汉地绘画不同主要在于画布,汉地绘画多为纸和绢,钵陀则以棉布为底,这与唐卡画布一 致。此外,唐卡绘画中曼荼罗画为正方形画布、佛像画画布长宽比例为4:3,这都与钵陀相同。 2、由中国学者谢继胜提出,唐卡受中原绘画的影响产生。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他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演变而成”。 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所著的《释迦牟尼•水晶宝镜》书中所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此为西藏学术界对于唐卡起源之说 。 4、唐卡是由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布画继承发展而来。苯教僧侣实用便携布画以便传教布道,后被佛教所用。
长征之路,任重道远。红军长征三进三出马尔康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供后人瞻仰的活动遗迹,红军在马尔康滞留期间,川康省委在党坝、松岗、马尔康、卓克基、梭磨、马塘等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游击队,将川西北苏区根据地由松理茂赤区发展到了马尔康及大小金川。
土司是封建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长官,土司制度则是我国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统治方式,由原部落递变而来,元代时将被征服或受威胁而投降的部落酋长,授以指挥司、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职。最大的土司是指挥司,设指挥使,其官为正三品;之后依次为宣慰司,设宣慰使,其官为正三品;宣抚司,设宣抚使,为从四品;安抚司,设安抚使,为从五品;招讨司,设招讨使,为从五品;长官司,设长官使,为正六品,是土司制度中等级最低的。土司之位,为世代承袭。土司死后,由他的儿子继承土司职位,若没儿子,土司的兄弟或女儿也可承继。如果兄弟或子女都还年幼,则由土妇即土司夫人摄政。女子承继土司位后,可招募其他土司的后代,所生子女也可以承继土司位。如果土司、土妇皆死而无子嗣者,则由土舍承继。若土司家族全亡时,可从其他土司那里迎请土司“根根”的人继承。对土司的称呼也沿袭旧制,称土司为“嘉波”,即国王之意,称朝廷的皇帝位“贡马嘉波”,意为汉地国王。 嘉绒藏族地区在历史上是吐蕃的四大“绒区”(农区)之一,范围包括以嘉莫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大渡河、大金川河、杜柯河下游、小金川河、梭磨河、杂谷脑河、黑水河、岷江河下游流域的广大农区。地跨现在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嘉绒”是“夏尔嘉莫察瓦绒”的简写。“夏尔”指东方,即地处西藏的东方;“嘉莫”指嘉莫墨尔多神山;“察瓦”为炎热;“绒”就是农区。连起来就是东方嘉莫墨尔多神山周围气候温暖的农区,短短的一个词里包含了地理方位、山名、气候、生产方式等内容。嘉绒藏族地区是藏族历史上康巴和安多的下部地区,是内地通往西藏、青海和甘肃的要冲,同时又是汉藏文化的重要走廊。 明时,嘉绒藏族地区有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齐浸(金川)、明正、鱼通(道孚)、冷边、沈边、革什扎(丹巴)、巴旺、巴底、穆平(宝兴)、绰斯甲、沃日、赞拉(小金)、瓦寺、杂谷,供十八个土司,都是皇帝册封的。土司所住的官寨,既是土司及其家人的住所,也是土司的衙门,官寨中行政组织有大管家、轮值管家和藏语称为宗泽的文书。他有自己的地方武装组织,既为地方治安使用,也为中央王朝所调用。 卓克基是藏语的音译“卓克则”,意为顶尖、至高无上.传说,早在元朝卓克基斯达崩时期,第一座卓克基土司官寨修建工程即将竣工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只老虎,它在官寨大门旁卧坐了一天一夜,最后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