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在四土地区的经历——《绥、崇、丹懋战役计划》和《天芦名雅战役计划》

1935年10月7日,张国焘在卓木碉以“中革军委主席”名义发布《绥崇丹懋战役计划》,在对敌情作出各种估量后提出“我军主力采取秘密迅雷的手段,分由观音桥及党坝沿大金川两岸夹河并进,配合夺取绥靖、崇化,分取丹巴、懋功,以作南出天全、芦山,大邑的策源地。另以一部牵制并扼止鹧鸪山、马塘、梭磨、梦笔山一带之敌,以使主力得以各个击破消灭敌人,略取目的地。”为达到上述战役目的,将部队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和左侧支部。右纵队由九军二十五师、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和五军共八个团编成,王树声任司令员、詹才芳任政治委员。该部主要任务是:10月8日由观音桥出动,经绰斯甲于12日攻取绥靖,16日攻取丹巴。而后,除五军留下守备外,其余部队向懋功或汉牛行动。左纵队由四军、三十军、九军二十师(缺七十九团)、三十二军共16个团组成,由总部直接指挥。主要任务为:10月10日由党坝出动,与右纵队隔大金川相呼应,一部于13日攻取崇化,16日攻取懋功;另一部则取道得胜梯、万里城山,出抚边大道,截断消灭懋功、两河口中间之敌,以助攻懋功,并察明由抚边经别思满沟进将军碑、达维的道路。左侧支队由九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和三十三军共4个团编成,由罗南辉任司令员、张广才任政治委员。其主要任务为:以1个团兵力驻守梦笔山;2个营兵力分守鹧鸪山及马塘要点,并派出支队向尽头寨方向游击,主力则控制于卓克基、马尔康一带策应,屏障红总司令驻地卓木碉;以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师部及二七七团、红军大学留驻阿坝,掩护后方。

在《绥崇丹懋战役计划》颁布的同时,总部还发布了《绥崇丹懋天芦战役山地河川及隘路攻击之注意》,对部队的行动加以指导。10月8日,左、右纵队均按作战计划行动,张国焘随红四方面军总部于16日离开脚木足,24日渡党坝河去金川。此后,除詹才芳率领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留守马塘一线外,红四方面军大部撤离马尔康南下。

大小金川地区,地形复杂,多深山绝壁和峡谷急流,利守难攻,不便大部队运动。战役开始后,右纵队九军二十五师首先向绥靖河以北绰斯甲附近的观音桥强攻,以便渡河南下,与左纵队的进攻夹岸相应。但因守敌刘文辉凭坚固守,硬攻难克,右纵队渡河受阻。总指挥部临时调整部署,令左纵队的四军从党坝地区出动,强渡大金川。11日,渡河成功,沿右岸疾进,12日攻克绥靖,16日攻克丹巴。同时,大金川左岸的三十军也向南急进,15日攻占崇化,以一部继续向懋攻方向拓展。九军二十七师于15日夜间,对绥靖以东的两河口守敌杨森部第七旅发起攻击,经3小时激战,将敌击溃,继而跟踪追击,于16日攻克懋攻。守敌杨森部两个旅南逃,被进占达维的红二十七师主动截击,后该师乘胜向东南发展,连克日隆关、巴郎关、火烧坪、邓生等地。战斗中以二过草地的疲惫之师充分发挥夜摸、奇袭和小部队迂回穿插等战术特长,溃敌刘文辉、杨森部6个旅,毙俘敌人3000余人,取得南下第一阶段战役的胜利。

此后,红军总部决定乘胜南下,向成都平原进军。徐向前估计“我军趁势南攻,打击川敌,夺取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地区,有较大把握”,遂制定了《天芦名雅邛大战计划》,并经朱德、张国焘同意,于10月20日正式颁布。计划以四军、三十二军为右纵队,由丹巴经金汤攻取天全,并以一部向汉源、荥经活动;以三十军全部、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之两个团、九军二十五师为中纵队,取宝兴、芦山,得手后向名山、雅安及其东北地区进攻;以九军二十七师为左纵队,除以一部巩固抚边、懋功、达维外,主力向东伸进,威胁灌县、大邑之敌。另以五军为右支队,巩固丹巴地区;以三十三军为左支队,留驻马塘、两河口,相机威胁理县,占领威州;以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师部二十七团驻守达维、懋功。此时,川敌为扼阻红军前进,自南而东加强兵力,筑碉封锁。10月24日,红军翻越夹金山,向天全、芦山、宝兴发起进攻。守敌杨森部一触即溃,红军“打狗如打狼”,毫不松懈,猛打穷追,溃敌3个旅。11月1日进占宝兴。继而乘胜前进,直逼芦山城下。7日,左纵队攻占大顺场,前锋抵近邛崃县境。右纵队10日占领天全,随即向东迂回,协同中纵队包围芦山,12日占领芦山城。战役中共歼敌5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红军控制了邛崃山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及懋功以南的川康边广大地区,造成了东下川西平原,直掠成都的战略态势。